
篇一:西游記讀后感
作者:石雨佳
孫悟空神通廣大,豬八戒好吃懶做,沙和尚任勞任怨,唐僧心地善良……他們取經途中經歷了很多故事——大戰紅孩兒;三打白骨精;通天河遇難……大大小小的遭遇真是數不勝數。不僅僅這樣,他們一行人還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終于取到真經。
其中有一個故事是《無字天書》,它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在取到經書,返回東土大唐的路上,發現經書竟然是無字的!于是他們又不甘放棄的回到雷音寺取回了有字的經書。
看完這本書,我又有了新的感觸。以前只覺得他們很勇敢。現在我覺得他們不只是勇敢,他們還有恒心,更是有抱負的人。
想想一路上,他們遭遇了多少常人無法想象的磨難!有句話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篇二:西游記讀后感
作者:郝淼
以前我都是從電視上了解西游記,今年我買了一本《西游記》的書看,還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呢!雖然說這書并沒有電視上生動有趣但卻內容翔實,百看不厭。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了。
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從而長生不老,使出了渾身解數。首先扮成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接著又扮成女子的父母,可都被孫悟空一眼就看穿了。孫悟空拿出金箍棒把她們都打倒在地,唐僧卻看不出來,以為他是在濫殺無辜,把孫悟空趕走回了花果山。要不是及時發現,也許現在他們已經身處險境,兇多吉少了。
從《西游記》這本書中,我了解了一個道理:人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能因為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就半途而廢了,那樣是永遠不會有成功的。我們都應該要學習唐僧師徒,為了取到圣經,一行人走了十萬八千里,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但是他們卻不曾退縮,我想這就是《西游記》能夠入選為我國四大名著的原因之一吧。看完這本書我聯想到我的生活實例。記得我學鋼琴的時候,十分熱愛,每天晚上都堅持彈半個小時左右,可一個星期以后,媽媽拉我彈都不去了。三分鐘的熱度過去后,我的鋼琴夢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我的生活中,像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能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我以后一定要堅持努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希望我能夠成功。我相信這種精神一定能夠一直傳承下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激勵著一大又一代的人奮發圖強,堅持不懈。
篇三:西游記讀后感
作者:孫曉晴
《西游記》主要講述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沿途歷經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后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合上這本書,我陷入了沉思:唐僧四人在取經的道路上困難重重。雖然有時他們之間有一些小摩擦,但遇到困難時他們還是會團結一心。俗話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是啊,如果一群人團結一致,那么任何困難都不可能難倒他們。如果他們不團結,那他們解決不了任何一個困難的。所以,無論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團結,因為團結就是力量。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記得有一次,我們學校組織跑操比賽。第一次,因為我們班同學不團結,所以輸了。第二次,我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眾志成城,我們一起喊一致的口令,最終取得了勝利!我們如同西天取經的師徒四人一樣,靠的是一條心。如果我們不團結,那我們就會仍然是“一盤散沙”,不可能贏得勝利!
篇四:西游記讀后感
作者:肖君豪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它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
《西游記》以天馬行空的綺麗想象向人們展示唐僧師徒四人在茫茫的西行取經路上所遭遇的種種艱難險阻,并將這些千難萬險幻化為險象環生的九九八十一難,一場場與妖魔鬼怪之間斗智斗勇的較量,另人大開眼界,嘆為觀止。成為國內婦孺皆知,且蜚聲海外的四大名著之一。
今天,我就來跟你們嘮嘮那些被忽視的細節。
No1:為什么孫悟空大鬧天空時所有的神仙都打不過他嗎?答案是因為孫悟空在天宮當弼馬翁時,跟那些神仙都是稱兄道弟的,所以孫悟空大鬧天宮時那些神仙都是裝的,而妖怪跟孫悟空可沒有交情。
No2:那些妖怪手中的法器從何而來?答案是都是從太上老君,又稱道德天尊的手里流露人間的。比如金角大王的海量葫蘆,還有鐵扇公主的芭蕉扇,以及火焰山的火都是從太上老君煉丹爐里掉到人間的。還有什么玉兔精,白骨精,蜘蛛精,蝎子精,牛魔王,黃眉怪,獨角怪……這些數不勝數的妖魔鬼怪。
No3:為什么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玉皇大帝不跟他干架?有人認為是玉皇大帝打不過,錯,大錯特錯,其實是玉皇大帝手下如此多的神仙大將,豈要他出手,傳出去還以為這些神仙都是吃白飯的。
我一定要把這本經典再多讀幾遍,找出更多的細節之處……
篇五:西游記讀后感
作者:王荷
冰心曾說過: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受益一生,博覽群書可以讓我們博學多才。我家書柜里就有這樣的一本好書——《西游記》。每個人在小的時候,都有一個當英雄的夢想,《西游記》讓我實現了這個虛幻的“英雄夢”,它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西游記》這本書是小說家吳承恩寫的,也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主要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四人西天取經,戰勝了妖魔鬼怪,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了真經的事。
這個寒假,媽媽送給了我一本《西游記》的原著。我如獲至寶,立馬就沉浸在《西游記》的世界當中。走進這本書,我對書中個性豐滿的人物有了深刻的了解,有善良、不輕言退縮、一心向佛的唐僧;不屈不撓、不畏艱險的孫悟空;淳樸憨厚、知錯就改的豬八戒;正直、任勞任怨、忠厚誠懇的沙和尚。這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孫悟空。他有一身的本領,不信你看:“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稱。一雙怪眼似明星,兩耳過肩眉又硬。挺挺身才變化多,聲音響亮如鐘磬。”一副威風凜凜、盛氣凌人的樣子,讓人難以忘懷。孫悟空對待妖魔鬼怪表現出來的勇敢、機智、無畏的戰斗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只見那行者自南山頂上,摘了個桃子,托著缽盂,一筋斗,點將回來;睜火眼金睛,認得那女子是個妖精,放下缽盂,摯鐵棒,當頭就打。”;“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怎么樣,孫悟空表現出來的機警勇敢、本領高強著實讓人佩服吧!不過,孫悟空也有溫柔的一面,在三打白骨精后,孫悟空被師父誤會將他趕走。后來當豬八戒上山告訴他,師傅又被妖怪抓走了,孫悟空義無反顧、不計前嫌,又領著豬八戒去救師傅了……孫悟空就是我心中那勇敢、機智、神通廣大的“小英雄”。
這本書中,除了人物刻畫惟妙惟肖,故事情節更是跌宕起伏,比如說:情節離奇的《智過女兒國》、充滿懸念的《真假美猴王》、一波三折的《三借芭蕉傘》等,讓我不厭其煩,看了許多遍。
篇六:西游記讀后感
作者:劉夢婷
吳承恩寫的西游記,家喻戶曉。是一部充滿離奇,曲折的神話故事。
大師兄孫悟空,是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迸裂見風而成的石猴,他猴性戲虐,機敏可愛。占花果山為王,自稱齊天大圣,與如來佛祖斗法,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經觀世音菩薩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成正果,被封為斗戰勝佛。
二師兄豬八戒,雖好吃懶做,意志不堅定,搬弄是非,貪戀女色,但他吃苦耐勞,對師傅忠心耿耿,勇猛戰頭,知錯不改,樂于助人,對師傅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凈壇使者。是一個忠勇善良,淳樸憨厚的人。
三師兄沙和尚,憨厚老實,沉穩莊重,任勞任怨,心地善良,默默無聞,有時缺少主見。在兩個師兄都去降妖時,默默擔負起保護師父的重任。當妖怪來襲,自己明知本領低微,也要挺身而上。最終被封為金身羅漢。
師傅唐僧,有仁愛之心,不求名利,卻不辨是非,聽信豬八戒的挑唆,對孫悟空用緊箍咒,但從來沒有動搖取經的決心。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輔佐下,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從西天雷音寺取回真經。被封為旃檀功德佛。
這部神話故事反映了吳承恩掃蕩社會丑惡現象和丑惡勢力的強烈愿望。
篇七:西游記讀后感
作者:李思閱
在寒假,我讀完了《西游記》這本書,它的主要內容是,唐僧帶著三個徒弟去西天取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不怕吃苦,什么事都能干成功!
我最喜歡《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因為,孫悟空很勇敢很聰明,它的個子不高,可是,他一身本領,在有唐僧有危險的時候,他都是第一個想辦法來救他。所以,我最喜歡他。
他一路上西天取經,一共有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了西天。孫悟空是一只石猴,他和花果山的小猴們成了親人,還當了美猴王。后來大鬧天宮,再后來當了唐僧的徒弟。然后豬八戒、沙和尚也都加入這個取經隊伍。他們終于走到西天取得了真經。我也挺喜歡豬八戒,我決的他很善良很老實,他有時候會讓我們呵呵大笑。豬八戒的樣子也很好玩,我一見到他,就覺得很好笑。他也很聽師傅的話,所以我也很喜歡他。
唐僧有時會很固執,但他最大的優點是非常善良,雖然有時會顯得有些懦弱,但柔弱的外表下,卻有一顆堅持目標、永不懈怠的心。憑借著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取得了真經。
《西游記》讓我領悟到:想做成一件偉大的事情,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因此我們要學著勇敢,要有一顆執著的心,不斷努力奮斗,只有這樣最終才能取得成功。
篇八:西游記讀后感
作者:熊梓涵
我國有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記》就是其一。說起《西游記》,我就會想起齊天大圣孫悟空,他的七十二變,他的大鬧天宮……他的所有故事都讓我入迷。
這本書講敘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一路西天取經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一路上他們和各種妖魔鬼怪做抗爭,除了外面的妖怪,還要處理師徒之間的關系,孫悟空就被師傅趕跑了幾次,但是最終他們齊心協力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在這本書中,最值得我學習和敬佩的是師傅唐僧,他做事永遠安分守己,循規蹈矩,充分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想想這些年,路邊上有人摔倒都不敢去扶,有些人還帶有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一味的明哲保身,置之不理,這不是與我們的傳統美德背道而馳嗎?
一路上他們遇到了無數的妖怪,但是最終都利用團結的精神一一解決掉了。這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只要認定一個目標,就要去實現和達成。師傅唐僧是個老實怕事的人,大師兄孫悟空本領高強目空一切,二師兄豬八戒好吃懶做,沙師弟憨厚,作者在書中把每個人的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想想我們社會上不正是有這些人嗎,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每個人的心理都會不一樣,但是只要團結在一起,所有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我喜歡看《西游記》,我也希望自己能有齊天大圣孫悟空的本領,可以打敗我在成長路上的一切“妖魔鬼怪”!
篇九:西游記讀后感
作者:魏海洋
第一次翻開這本書,這就像有魔法一樣把我迷住了,想出去,也出不去了。
故事開頭,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那座山有一塊仙石每天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化成了石猴。之后它拜師學武,學會了筋斗云……
之后它大鬧天宮,被壓五行山,然后被叫去取經,認識了好吃懶做但很忠誠的豬八戒,認識了沙和尚。之后,他們師徒四人一路上西天取經,一共有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了西天,孫悟空從一石猴,和其他猴子成了親人,又當了唐僧的徒弟。經過他們共同的努力,他們終于取到了真經。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唐僧雖然固執,但很善良,豬八戒雖然好吃懶做,但忠誠,尊敬大家。孫悟空武功高超,一心保護師傅。沙和尚也一樣。
讀了《西游記》讓我領悟到做什么事往往有很多困難,很多挫折。就因為這樣,我們必須要勇敢,不放棄,要有一顆執著的心,這樣不管多困難的事,也一定能成功。
篇十:西游記讀后感
作者:劉子軒
說到《西游記》,大家都會想到取經四人組吧,以唐僧為首,他們本著慈悲為懷、救濟天下的心理,從東土大唐出發,過五關斬六將、披荊斬棘,終于到達了天竺,取得真經,普度眾生。而在這過程中,他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金身成佛。現在我們已是舞夕之年,但每當回想起《西游記》里每個精彩片段時,嘴角總會不自禁地挽起一度完美的弧度:兒時最幸福的事就是捧著一本《西游記》在角落里慢慢欣賞,久久不愿放下;如今,再次拿起西游記,不同的是,我們長大了,手中簡析易懂的連環畫變成了一本厚厚的名著,再也不是蹲在角落邊竊喜,而是專心致志地坐在書桌前,一本正經的品讀著,腦海中映現的,仍是那四個勇往直前的背影。
唐僧,他出身很凄慘,他的父親陳光蕊在赴任途中被賊人所害,母親滿堂嬌為了報仇忍辱偷生。他可以算是取經四人組的頭了,帶領著那三人前往天竺。一想到唐僧,大家一定會想到他。孫悟空,他敢于斗爭、藐視一切封建權威,大鬧天宮的場面一定深深刻在了讀者和看者們的心里。其次,孫悟空具有鮮明的愛憎。他仇恨一切興妖作怪、殘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對受苦受難的群眾和一切善良的人們卻有著濃厚的感情。他在一路上斬妖除魔,幫助唐僧度過了許多難關,功不可沒。每當想起他在戰場上的身姿,心中總是對他生出滿滿的敬佩之情。
豬八戒,他在許多人心中的形象都是好吃懶做、貪圖美色、抵擋不住誘惑。豬八戒具有凡夫俗子的貪吃貪睡貪財貪色的習性。他雖然號為八戒,實際上什么也戒不了。他崇尚和平,只希望能夠歡歡喜喜平平淡淡地過完每一天。他不同于唐僧,有著遠大的理想,不同于孫悟空,勇敢機智,他是一個具有典型農民、小市民特征的形象。
沙僧,他比較憨厚,忠心耿耿,從電視劇里他喊大師兄那種厚重的聲音和真誠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不像孫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豬八戒那樣懶惰,自他放棄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從不左顧右盼,謹守佛門戒律。
《西游記》這一部著作給我們帶來了太多太多的啟示和精彩了,每當想起它,總是回味無窮,無論是唐僧的堅持不懈,孫悟空的叛逆機智,豬八戒的好吃懶做,亦或是沙僧的任勞任怨,都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腦中,如珍珠一般,被我們小心翼翼地藏在了閃亮的貝殼里。這部百看不厭的《西游記》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觀賞后的歡愉,更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希冀。
或許,過了幾年后,我又會情不自禁地從書架上拿出那本永遠經典的《西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