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多,換上T恤、運動褲、運動鞋,騎上單車,用幾分鐘離開到處是汽車刺耳喇叭聲的關嶺縣城,經過塔山加油站往斷橋方向騎去。
一路下坡,控制好速度,靠右,注意過往車輛。兩旁青山綿延,流經縣城濱河路面下的河水流到這里,顏色像是和墨汁混合過似的,還有淡淡的腥臭味。聞到胡辣椒的香味就是到斷橋了。四條路匯合在這里,來往的大貨車到這里無論走那條路都是開始爬坡,發動機嗡嗡嗡留下一團團濃煙,長期生活在斷橋的人心肺會多少會受影響吧。
斷橋第二個路口右轉往木城方向騎,爬坡,騎單車就是要爬坡路才叫運動,每次開始爬坡小腿都會酸脹一小會,之后肌肉就適應了。其實還有另一條沿打幫河邊新修的路很平整可更快更輕松到木城,汽車大都走那邊。我走的這條路車少清凈正適合需要大口呼吸的有氧運動,右邊紅磚廠的高煙囪依舊直立立的像個戰士似的挺在那里。兩公里的坡七八分鐘就到頂了,不停,下坡彎彎曲曲直接沖到木城橋,在橋上發會兒呆,這里似乎永遠都有風,吹著河邊的楊柳,河面一排排的竹排,老讓我想起小學一年級學過的課文“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
繼續向郎妹方向騎行,一路平坦,空氣清新。變到最高速檔位,發七八分力,速度接近40碼,自我感覺這就是騎單車最酷的樣子了。十分鐘左右到達郎妹,把車靠在路邊,遠遠的對著村子照張相,差不多相同的相片在手機里已經超過一百張了,不同的只是拍照日期和當時的心情,只因心心念的人是這個地方的。
五年前的點點滴滴還猶如昨日,那一聲“再見”后到如今的再也未見,誰說的“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句話沒有道理嘛。但心里有個人總比荒草不生的好。我堅持騎車、打球,以及最近加入讀書會,也是為了若能重逢時我沒有變得又油又膩。

調轉車頭往斷橋原路返回。來時沖下木城的下坡路現在成了上坡,這是我很享受的一段爬坡路,因為車少樹木茂密空氣清新,可以享受大口呼吸。不用多累爬到了頂,到斷橋就不原路返回了,從來時的第一個路口向關興公路方向走,十公里的爬坡,這才算正式開始燃燒卡路里。
連續爬長坡自然會累,按時間可分為幾個階段,酸脹期、厭煩期、興奮期、疲憊期、想哭期、快崩潰期,打死都不騎期。經常騎行可以讓酸脹期和厭煩期縮短,興奮期也和心情有關,如果心情很差騎車的話很難興奮起來吧。打開酷狗播放輕音樂,幻想音樂里的景像讓自己分心,不要老想著“累”這件事。最近一直聽雅尼,激情飛揚,是化解乏累的好音樂。到頂時已汗濕衣背,每次到木札這里都有一幫老頭在打撲克,見一次我就心念一次“以后老了千萬不要也天天和一幫老頭打撲克”。繼續向白口騎。
過了白口幾公里的鄉間小路來到剛開發的景區—九仙洞天,漂流,溶洞,游樂場。前年沒開發時騎單車路過這里,聽鳥叫,樹葉被風吹嗖嗖聲,似乎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就當開發商把頂云到這的路擴寬鋪瀝青是對我的補償吧,以后又多了條好騎的線路。這條路在這次行程里最陡,需要更大的肺活量,差不多要到疲憊期,想著到頂云就一路下坡到家,也就不用吝惜體力了。一鼓作氣騎到頂云,全身已濕透。沿霸凌大道輕松沖下,每個舒服的下坡都是之前辛苦的爬坡換來的。到關嶺汗水已被吹干,剩下滿身鹽巴。
在濱河路,一個“機車黨”從我旁邊呼嘯而過還回頭瞟了我一眼,把油門轟得全關嶺都能聽到,感覺要向我宣戰似的。我心想,用汽油換來的速度刺激我才不屑。
路過石砵砵,買點菜肉,回到家洗完澡,躺在沙發上。除了與老王山山等喝酒外,運動過后的愉悅感就是世界上最爽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