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我心目中的李清照
作者:涂沁怡
李清照作為我國古代唯一一位才華橫溢的女詞人,在我的心目中無疑是偉大的。特別是她傳奇,極富色彩,前后對比極為鮮明的一生,更讓我驚嘆。
李清照是幸福的。從小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是進士出身,母親是狀元的孫女。如此優越的出身從小就給李清照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在濃厚的文化熏陶下,她還只是個待字閨中的少女時,她就能夠輕松作出許多驚動京城的詩詞。
如此的金玉良緣在當時那個封建社會當真是百里挑一的。婚后的生活更是怎一個“甜”字了得,當時的李清照是女人中當之無愧的最大贏家。
李清照是一個在感情生活上絕不湊合的人,她寧肯受皮肉之苦,也不肯受精神上的奴役。但在封建社會女人休丈夫是講都不敢講的事,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張汝舟告罪于朝廷。但按當時的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不論輸贏對錯,一律坐牢兩年。可見李清照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氣,她是多么地堅毅。
現在,男女之間分離結合是合法合理的平常事,結婚不再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可以自由戀愛。然而我們將時光倒流千年,在悠久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做到這件事的恐怕只有李清照一人。像她這般堅持獨立人格,堅持高質量的愛情,古來又有幾人?她是我們永遠的女神!
篇二:我心目中的李清照
作者:吳宇龍
《離騷》抒發了屈原憂國之情;李白,醉生夢死,卻依然豪邁,豁達;杜甫,曾許下“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愿望,多么令人感動。“凄凄慘慘戚戚”是她的悲傷之心,“人比黃花瘦”是她的柔弱之軀--這個人,就是李清照。
在我心目中,李清照是自由的,開心自在的,“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她駕舟郊游,沉浸在,山光水色,鳥語花香之中賞心悅目,飲酒為樂,等到玩盡興的時候,天色已晚,不免有一絲著急。慌亂之際,小船誤入藕花叢中,待到用力劃出,卻驚起一群鳥振翅紛飛。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此時的無比開心的心情。
在我的心目中,她是一個擁有豪情壯志的人,其詩有云有云:“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寫出了她認為大丈夫,生,當為人杰,死,亦是鬼雄。所以他才沒有逃跑。
她也是寂寞的,她不在乎,“才藻非女子事”的非議,固執低吟“和羞走,卻把青梅嗅”的婉約,是“尋尋覓覓,冷冷凄凄”的悲慘;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緒。這位女子面對國破之悲,喪夫之痛,緬懷著抹不去的回憶,甜蜜而又苦澀,那執筆纖柔的手醞釀了她那幽幽的情緒,成為唐詩宋詞間一個鮮紅的身影。“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上眉頭,卻上心頭。”她為丈夫送別,想到二人無法共處,便呤出這首感人至深的詞。“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他提起筆,將一腔因國破家亡的凄苦哀怨,述諸筆端,成就了她那篇驚世,也是絕世之作。
我視她為我的精神偶像,她的才華,她的人生態度,她的獨特氣質都使我嘆服。在混沌污濁的世道中,她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一般。這份超凡脫俗,乃古仁人之心。這便是我心目中的李清照。
篇三:我心目中的李清照
作者:楊昕蕾
說到李清照,許多人也只了解她的那一首著名的《聲聲慢》,但在我真正的了解完她那非凡的一生后,一個完全不同的李清照呈現在我的眼前,印在我的心中。
我心目中的李清照是一個才氣非凡的美人。
因其家境優越,父親李格非在朝為官,而母親也是一個善文學的名門閨秀。李清照從小就在書香門第的家庭中長大,這也造就了她身上不同凡響的才氣。再加上其父母親對她的教導,讓她自小就懂事、眼界開闊,氣質高貴。從她眾多的詞中不難發現,她對這個世界的評判,對美的享受,以及千百年一遇的才氣和對書籍文學的熱愛,迄今無人能超越。
不僅如此,她還曾是一個幸運快樂的人。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愛情也不免打動了我的心,在宋朝那樣一個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才能相愛的封建時代,她與丈夫趙明誠門當戶對,又樂于詩詞琴棋、金石研究。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她與趙明誠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愛,難道這不是她的幸運嗎?
李清照也是一個有骨氣的人。
“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樹”,她寧受皮肉之苦,也不肯與“駔儈”之人為伴,不肯受精神的奴役!這種骨氣和氣節,讓她在牢中只待了九天便被釋放。在那樣一個封建時代,女人再婚又離婚是被喻為“無節操”,在那時,她飽受歧視與議論,但她的骨氣和傲氣成為了她的一把保護傘,抵擋了無數流言蜚語,性別歧視。讓她繼續有勇氣進行文學創作,這種骨氣是多么可貴呀!
她的后半生也是無比艱難,痛苦的。
在流亡途中飽受痛苦,居無定所,只能四海為家,漂泊不定。“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更顯她愁緒滿懷的一面。
在我心目中,李清照是一個出淤泥而不染,有氣節,有才氣的詞人。她的才華、人格魅力在宋朝那樣眾多文人中熠熠生輝!